在云翔大道项目现场,一节节如玉石般光洁的混凝土构件,正被工人们像“乐高积木”一样精准拼接,快速延伸为坚实的中央防撞墙。这看似轻松的“组装”背后,藏着公司破解行业痛点的决心——用装配式预制技术,为城市道路建设注入绿色、高效、品质的新基因。
难题,在车间里被“翻转”解决
传统浇筑防撞墙时,混凝土总是“不听话”——气泡爱聚集在狭窄的上部,形成难看的蜂窝麻面,甚至露筋。“这几乎成了行业通病!”。但在市政远大的装配式建筑车间里,一个巧妙的“翻转”动作改变了局面:他们将模具180°倒置,从宽大的底部向上浇筑混凝土。重力让气泡自然排出,钢模内壁压出光滑如镜的表面。当这批构件运抵云翔大道时,超过95%的外露部分光洁如新,彻底告别了“修补匠”的宿命。
重生的绿色屏障
这批预制墙体的“筋骨”里,流淌着绿色的血液。它们使用的不是新开采的砂石,而是建筑垃圾废料。这些曾被视作垃圾的碎渣,经过再生技术转化,成为强度达C30的坚固混凝土。每一米延伸的防撞墙,就能精准“吃掉”0.64吨建筑垃圾。这不仅是省成本,更是给未来城市减负。
精准定制,只为完美适配
云翔大道的建设中,36米间距的路灯布局曾是个难题——常规尺寸的防撞墙会阻碍灯光。项目团队交出的答卷是量身定制渐变段配合标准段,所有异形构件在工厂提前预制,运到现场严丝合缝地对齐路灯基座。这种“量体裁衣”的预制能力,让云翔大道的防撞墙不仅安全,更与基础设施和谐共生。
效率跃升,筑就“风雨无阻”
预制防撞墙的核心优势,在于将最易受现场环境掣肘的支模、浇筑、养护等关键湿作业环节,全部转移到市政远大的标准化工厂车间。在这里,钢模清理、钢筋定位、分层浇筑、恒温养护等流程在受控环境下高效稳定运行,确保构件质量均一可靠。现场施工团队只需聚焦核心任务:精准吊装与可靠连接。创新的线管孔隐形吊点和1-5mm可调垫片微调系统,使得吊装定位如同精密仪器般高效。配合榫卯式连接节点,拼接过程既快速又保证了结构整体性。结果是:施工计划摆脱了“看天吃饭”的困境,整体工期显著缩短,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干扰大幅降低。
更长久的守护,更智慧的养护
这堵由再生材料“生长”而成的墙,承载着对城市更长久的承诺。钢模的精密压实让混凝土质地无比致密,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远超标准。光滑的表面意味着将来无需反复涂装维护。更关键的是,如果某一段不幸受损,不必像过去那样“开膛破肚”——坏哪段换哪段,如同更换积木。省下的不只是维修费,更是宝贵的道路通行时间。
装配式防撞墙不只是一道物理屏障。它象征着建筑垃圾在市政工程中的华丽转身,凝结着定制化智造的精准匠心。未来,当车轮平稳驶过它光洁的“肩线”,人们或许不会留意它的前世今生,但这条“会呼吸”的防撞墙,会一直默默守护着南昌城市的绿色动脉。